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记得前段时候审阅研究生学位论文时,看到一位学生在论文后记中这样写道:“求学的岁月漫长而短暂,不知不觉间,我在西南大学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七年。回首七年,我欣慰于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感动于得到的关怀和鼓励……当尘埃落定,这里的点点滴滴,都是关于自己不断成长的印记,都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回忆。”这段话也许并不特别动情,但我想或者可以代表同学们此时此刻共同的感受。顺利完成学业、获得西南大学学位,并非一件轻松的事情。几年来,你们穿梭于教学楼、图书馆和实验室,埋头于文献和数据,执着于学术,潜心于研究,经历过一筹莫展的焦虑,感受过灵光乍现的惊喜,体验过学有小成的欣然,虽然未必全力以赴,但确实付出了足够的坚持和努力。在西南大学美丽的校园里,你们留下了青春和奋斗,收获了回忆和成长。今天是属于在座2016届3600多名博士、硕士毕业生的节日,是西南大学喜庆的日子,我们在此隆重集会,庆祝同学们顺利毕业,见证你们荣耀加冕,彼此分享喜悦、互道祝福。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同学们致以热烈祝贺!
几年来,为了帮助你们成才成长,还有很多人为你们做了很多你们可能记得住也可能根本没记住的事,其中有被你们在学位论文后记中一一提到的,如悉心指导、教你们治学为人的老师;默默支持,做你们坚强后盾的亲人;志同道合,与你们相伴左右的同学朋友;也有你们没有提到的,如宿管的阿姨、食堂的师傅、校园的保安、保洁的工人,在此也请大家以掌声向所有给了你们指导、帮助、关心和服务的老师、家人、亲友、同学和教职员工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同学们不断成长的同时,学校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几年里,学校以《章程》为统领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逐步建立,校院两级学术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研究生教育培养“六大工程”等人才培养质量改革深入推进;几年里,学科建设不断发展,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3项成果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几年里,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你们感受了中心图书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体验了智慧校园和文献库建设带来的便利,赶上了宿舍装空调的“好日子”……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当你们用眷恋的目光将校园这个六月的一景一物细细定格时,崇德湖畔、图书馆里会少了你们手捧书卷的身影,朝夕相处的同学将互道珍重就此别离……从此,你们将以“校友”的身份被母校切切祝福、时时挂念和殷殷期盼,从此,你们将和数十万从这里走出去的学长一样,奔向五湖四海,投身各行各业,去诠释、传承和丰富“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去开启属于自己的崭新人生。
前几天,我去中心图书馆,看到了你们在毕业墙上的告别留言,除了少许对韶光流逝的惆怅、对学业不精的遗憾,洋溢于字里行间的,满满都是大家对母校的热爱、对大学生活的留恋、对人生未来的踌躇满志。作为校长,在真诚感谢大家对学校的热爱眷恋之情的同时,我更想在你们再次逐梦起航时寄语各位:做一名幸福的逐梦者。
做幸福的逐梦者,首先当然得有梦想,要不忘初心,敢求卓越。在求学之初,在求职之初,在踏入社会之初,我们每个人都有对自己学业、事业的目标,都有自己认定的人生信条和理想,都做足了远航的准备,但人生的道路漫长,途中的经历复杂多样,漫漫航程中,我们可能因为遇到风浪而畏惧不前,可能因为经受挫折而消极沉沦,可能因为受到诱惑而改变方向,也可能因为取得阶段性的成绩而安于现状,尤其在座同学们,在历尽艰辛、“绞尽脑汁”终于完成了论文撰写、通过了学位答辩之后,更容易产生停顿下来的念头。我想请同学们牢记,“能力越强,责任越大”,我们都是接受了高层次教育的知识分子,理应做时代的精英、社会的栋梁,切不可因为一次近前目标的实现而忘记了“诗和远方”。海明威曾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我们应该坚守梦想,不断超越自我,坚持走在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前列,努力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做幸福的逐梦者,其二要有所为,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大家都知道,工作中有所作为、事业上有所成就,是我们体现“社会存在感”的不二法则,但任何事,浅尝辄止难以有成,必须持之以恒。这本是一个浅显的道理,但知易行难,能够做得好的人并不多。作为硕士、博士,今后我们中间有相当比例的人将会从事专业学术的工作,那是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淡定和坚韧,“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芳芬”。多年前胡适先生曾经给毕业生算过这样一笔账,我转述给大家:“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做幸福的逐梦者,其三要有家国情怀,爱己及人,常怀感恩。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他的每一次成功和每一点进步,固然是因为自身的禀赋和努力,然而也无时无刻不受到家人、师长、朋友的关怀和支持,得益于国家的蓬勃发展和时代所提供的大好机会。《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我首先希望大家都能用心经营好自己的小家,承担好在家庭中的各种角色,因为“家”是最能温暖和安放我们心灵的港湾。同时,我也希望大家做社会良知和健全人格的典范,用爱、用责任和担当去建设我们共同的“大家”。社会虽然在进步,但并不完美,如果你曾经因为人心的冷漠、麻木、浅薄、自私而痛心,曾经因为公德良序被践踏而深感愤慨的话,那么,这就正是需要我们致力改善之所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每个人都应该推己及人地报世界以爱——爱自己、爱他人、爱家庭、爱国家、爱自然、爱生活,每个人都应该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一种信念——世界会因为爱而变得美丽,生活会因为爱而更加精彩!
亲爱的同学们,两个月前,就在这里,我们隆重举行了西南大学组建10周年暨办学110周年庆祝大会,校庆期间,大家欢迎隆平院士的热烈场面、动情于文艺晚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你们也应该还记得校友们重返母校时那种难以自抑的激动和欢悦,记得当时充满了整个校园的浓厚节日氛围,对!那就是校友和母校情谊的真实写照,浓烈芬芳,历久弥醇。同学们,母校已经珍藏了你们永不毕业的青春,期待在10年、20年、30年以及更长时间之后,当大家再回母校时,为你们一一展开,细细诉说,而现在,我忍不住地想,那时候的你们又将会是什么样呢?这或许可以作为母校留给每位同学毕业离校前的最后一道考题。
祝同学们一生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