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研究生代表郑鸿祥在2022年开学典礼暨“大学第一课”上的发言:学以为己,知行合一,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大人

2022年9月18日,中山大学举行2022年开学典礼暨“大学第一课”。在开学典礼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郑鸿祥作为研究生代表发言。以下是全文内容: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郑鸿祥,来自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很荣幸今天有机会代表中山大学的全体同学欢迎各位师弟师妹的到来!

八年前,我与你们一样,怀着憧憬与期待步入康乐园,步入这座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的学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是《礼记·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如何理解并实践它,也是八年前中大布置给我们新生的第一份作业。八年时光,我在中大求学求索,渐渐领悟到这句话的内涵,明白了大学于我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答案便是高松校长在2022届毕业生典礼上指出的“学以成人”。

学以成人,先要学以为己,要在兼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中认识和发现自己。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幸我们来到了中大。本科期间,从环境专业知识学习到各类选修通识教育,从实验室科学研究到走上“创青春”全国创新创业赛场,从剑桥大学研学交流到雪域高原支教一年,中山大学给予了我探索未知的无限可能,培养了我审问慎思的习惯,也坚定了我留在“南天一柱”继续求学深造的决心。

学以成人,需要知行合一,要将专业所学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仍记得大三暑假,我跟随导师汤叶涛教授前往江西赣州的离子型稀土矿区调研采样。第一次走进矿区,看到废弃十多年仍然光秃秃的矿山,我深受触动,环境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从本科毕业论文到博士研究课题,研究稀土矿山的生态修复成为了我努力的方向。读研期间,我也有幸参与了课题组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广东韶关金属矿区协助构建污染农田安全利用工程600亩;参与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在广东揭阳开展土壤地力提升与乡村振兴工作。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位中大学生应当牢记的使命。

学以成人,更需要坚定信仰,要学习好党史这门必修课,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前行力量。今天是九一八,从1931到2022,91年过去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的教训我们不能忘记。去年,恰逢建党百年,我有幸代表中大参加CCTV1《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大会》,与全国百名高校学子同台竞技,共学党史,更加懂得了新中国是红色的,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忘记。中山大学创办于民族危难之际,一经诞生就将自身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从文科学长郭沫若投笔从戎,到周文雍、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从容就义;从红色医生柯麟潜伏敌后,到人民科学家陈心陶深入血吸虫病流行区;从抗日战争时期担当抗日大本营,到新中国成立全面建设人民中大;从打好脱贫攻坚战,到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跨越历史,中大和中大人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各个阶段赓续红色血脉,这些专属于中大的红色基因我们不仅不能忘记,更应当好好传承。

最后,衷心祝愿未来的若干年里,大家可以在中大练就学习力、思考力和行动力,学以成人;希望我们都能遇见最好的自己,都能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都能做到孙中山先生为社会福,为邦家光的教诲,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