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6日,四川大学202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江安校区举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四川大学全体教师,对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和最热烈的欢迎!你们经历了十多年的基础教育,凭借智慧与勤奋脱颖而出,奔赴美丽的蓉城,来到江安河畔、望江楼下、华西坝上,开启了年轻人生、风华正茂的全新篇章!你们将在这里追逐梦想、遥望未来、走向世界。
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的一名医科教师,也是一名临床外科医生。 40多年前,我曾和大家一样青涩,跨入位于人民南路的校门;而今,我和当年的同学们已年过花甲,但多数人仍在为我国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动力源自母校的教育,是川大学子的使命、责任与担当。
今天,我们的母校川大,经过125年的办学积淀,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名师荟萃、求学问道的理想之所。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华,最富朝气,要珍惜并用好学校的优质资源,逐步锻造形成“开放、包容、厚重、大气”的文化特质,和“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
今天我作为教师代表,也是你们的学长、老师,向你们说几句心里话:
第一,希望大家立足高远、以学业规划为指引、主动学习。俗话说“好的规划,成功的一半”。 所以,早日做好学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学习主体,主动在“探究式-小班化”课堂中学、在实验室学、在图书馆学、在社会实践中学。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获得更宽的视野格局,为日后的成功做好铺垫。只要同学们能结合自身兴趣、特点、专业、方向,早做规划,主动出击,就能实现我的学业我做主!就能“玩转”学分制,就可玩出新花样。有一位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善于主动学习、主动思考问题,后来提出了机体天然免疫的门户蛋白Toll样受体,可能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始动因子,没想到这一思路竟成为华西多年年来胰腺学科跻身国际的重要研究方向,先后获1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的资助;系列研究结果也成为我校一个国家科技奖、多个部省一等奖的主要科学证据,而这位学生现在已是我校优秀的博士生导师。
第二,希望大家广泛涉猎、博学多识。同学们在夯实专业功底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学业志趣选修高质量的通识课程,充分吸收通识养分,这些养分往往可滋生创新成果。上世纪80年代,医学界对人体血管的认知已无法解释组织器官的功能及临床疾病的特殊现象;正是生物力学、流体力学和工程技术类学科的知识,带给我灵感;作为学生我说服了导师,并趁热打铁带入实验验证, 使多年的医学困惑有了答案,同时还有若干新发现;实验结果连续两年以论著发表在世界著名的美国梅奥诊所创办的期刊《Clinic Anatomy》杂志上,其中胰腺微循环扫描电镜图片还荣登杂志封面。
第三,希望大家找准切入点,早日交叉融合。言荣校长曾说:“无限风光在交叉”。四川大学文理工医各学科皆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只要同学们找准切入点,早交叉,必早收获!早在2006年,得益于学校医学、材料学、药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使交叉学科的本硕博团队,解决了直肠癌微转移与微创手术的多个难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有5位同学获得国家奖证书,现他们都已成为川大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4位已成为博士生导师。新近,我们构建了临床医学、人工智能、计算机、自动控制、机械制造等多学科交叉的 “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封锁,取得“川大华西制造”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重要成果;多个学科、不同年级的同学通过这一过程的参与,创造性思维得以升华。
当然,大学生活还离不开同学们自身的不懈努力。希望同学们十年如一日,不忘“勤学”之初心,早日适应大学的学术环境,做到:对学业,珍惜时间、穷原竟委;对师长,虚心请教、常怀感恩;对同学,包容接纳、融入集体;对挫折,决不气馁,那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希望每一位新同学不负韶华,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成就你们精彩的大学生活。
祝愿同学们取得成功!让我们一起,铸就四川大学新的辉煌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