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毕业生代表博士生卢志2023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做清华园里的“追光者”

2023年6月25日上午8时,清华大学2023年研究生毕业典礼在东大操场举行行。清华大学毕业生代表博士生卢志在毕业典礼上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


做清华园里的“追光者”
——在清华大学2023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自动化系2018级博士生 卢志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自动化系的博士毕业生卢志,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毕业生代表在这里发言。转眼间,我们即将挥手道别挚爱的清华园,告别紫荆的香锅、清芬的麻辣烫,也要与可亲可爱的老师们说再见。我们这届研究生们多数有幸参与或见证了为百年大党庆生、为冬奥盛会添彩等历史瞬间,世纪疫情也在我们的研究生求学时光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今天,我们共同迎来了人生的新起点,感谢母校的悉心培养,感谢师长的谆谆教诲,感谢家人朋友们的关爱和支持!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在清华园里的“追光”故事。

清华人就是要做最原创、最交叉的研究。这是我的导师戴琼海教授在我入学时对我说的一句话。那时,可能和大多数的同学一样,我对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样的研究方向感到茫然失措。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最终选择了用光去揭示生命体内复杂微观世界的变化,这是一个涉及信息科学、光学、生命科学等诸多学科的难题,这个领域的科学家往往被称之为“追光人”。但从事交叉研究并非易事,由于缺乏对生命科学前沿的深入认识,我第一次投稿的论文被审稿人称之为是一件“玩具”。这让我意识到交叉学科的研究不是简单地把几个学科做加法,而是要把理学思维与工科实践有机融合起来。在此后的实验过程中,我无数次地以为我快要抓住那束“微光”了,但那束光始终却没有出现在图像传感器上。终于在积累了超过1000TB的数据后,在我们和生命科学学院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次找到了肿瘤细胞在哺乳动物体内产生迁移体的实证,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清华人就是要为国家努力攻克“卡脖子”难题。2018年,在我刚刚迈入博士生涯的时候,国际上科技领域竞争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国家间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我在研究过程中愈发强烈地感受到,很多国际上先进的高精仪器设备在采购上面临着重重限制,而国内的同类型设备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卡脖子”难题不容忽视。那时,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研究和国家的需要是如此地紧密相连。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继续“追光”,全身心投入到了高精尖光学仪器的研究中。在全课题组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实现了核心部件全自主设计、全国内生产的显微仪器,打破了活体时空分辨率的世界纪录。我们终于有勇气向世界宣布,国际上首台500赫兹活体宽视场高分辨三维显微仪器诞生于中国!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我所在的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 “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总书记的这句话,让我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心潮澎湃。在研发中国自己的高端光学仪器过程中,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这样的学术自信!

清华人就是要爱国奉献、以身作则。在追光的同时,我也尝试着发出自己的光芒,去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清华人。本科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双肩挑”政治辅导员,我想将自己的感悟和更多人分享。最让我感到幸福的,是见证着一批又一批同学的成长,见证着他们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要历史时刻主动请缨、艰苦训练,绽放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耀眼光芒。我还加入了博士生讲师团,建立了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沉浸式宣讲站,向校内外广泛宣讲科技自立自强的故事。未来,我将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在教书育人中传递薪火,立志为作出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奉献一生!

同学们,我想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阳光灿烂的日子会有,风雨交加的时刻也免不了,但只要循着光,就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就能笃定前行的方向。我们这束自强、创新的焰火将成为散落在祖国雄奇山川、安澜江河和世界各地的点点星芒,愿我们在追光的道路上努力发光,沉下心准备经受十年磨一剑的平淡时光,做黑夜里陪伴万家灯火的温暖星光,以兼济天下的眼光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注解我们无悔的青春。

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清华人爱祖国、爱清华,从今难忘母校恩,山高水长,鹏程万里,与诸君共勉!

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