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家长、朋友们:
下午好!欢迎并感谢大家来参加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23年的毕业典礼。我首先代表社会学系祝贺2023届每位毕业的同学,你们经过数年的学习,克服了各自面对的困难,完成了学位论文,获得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迎来了今天这个庆祝的日子。我们今天这个毕业典礼是近些年来最热闹、最热烈也是最炎热夏季的一个毕业典礼,我在此也向你们致以最为热情的祝贺,祝贺你们毕业!
毕业是每个人生命中的重要事件。毕业后人就开启了生命的新历程。在这个时刻,我们通常都会做一点思考,为走上社会做一点心理上的准备。我们准备好了吗?作为一个学习社会学的人,我们对即将步入的社会会比别人有更多的了解和更好的准备吗?
我想用一个已经毕业的学生的感受来展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这位同学是我们系几年前一名优秀的选调生。他给我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谈他工作后的感受,我很受感动和振动。他的社会学学得很好,是那种才华横溢、融会贯通的顶尖学生,但是一到了社会中,用他的话说,“以前再怎么研究、做田野,感觉也是隔着玻璃看商品。当真正面对要具体做的一件事,真正面对要想知道对方想法的一个人,一下子就手足无措”。这背后的原因,仍然用他的话来说,“无论是访谈还是问卷,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小说演绎,与工作所不同的在于,其主体都是身处事外。处在这个结构中,说的话、做的事每一个都会对自身有实实在在的影响,很多事情也就不再像从前读书时想得那么简单了。躬身入局恐怕是这些变化得以发生的最大原因”。在这位同学看来,我们学的许多关于社会的理论和道理都作为“局外人”来学的。作为局外人,我们可以有自以为是的“上帝视角”,可以有指点江山的蓝图规划,可以建立一些科学的模型,揭示一些深刻的规律,还可以批评别人的畏手畏脚,我们可以有我们的学术或研究的“自由”——一种不用承担实际后果的自由。但是一旦入局,成为局内人,当我们面对一个人、处理一件事时,当我们被实践所特有的情境感、紧迫感和各种非预期后果所造成的压迫感包围的时候,我们的理论和方法一下子变得苍白干瘪,它们带给我们的那种充满光芒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到底去哪儿了?我们学过的关于社会的各种专门知识怎么不起作用了?
在我看来,这种困惑源自一种由来已久的误解,即我们把学习当成了手段而非目的。似乎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社会的理论和道理之后,就比没有经过这些学习的人有了更多的方法和工具,我们就更能在社会的竞技场中挥洒自如,战无不胜。抱着这种误解进入社会,我们如果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和追求的,就会产生两种最常见的心态。一种是批评学校里学的东西没用,不接地气,甚至怀疑学问本身;另一种则是批评社会不好,社会不是按照我们认为所应该有的样子来构成的,甚至会通过自暴自弃来证明社会不能让自己有所作为。这两种批评的心态虽然针对的对象不同,产生的原则则是一样的,就是我们把学问和社会都当做了满足自己目的的工具。那么,我们走向社会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胜过别人、赢得社会吗?
虽然利己主义者永远都为数不少,但不足与论,而且北大从来都是一块理想主义者成长的沃土。在真正的理想主义者看来,自己的生命本身就是实现理想的工具,自己的生命历程就是通往理想的道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因此生命在哪里终结,理想就在哪里实现。不符合理想的现实并不是灰暗的,而是蕴育理想可能性的胚胎。理想和现实之间,我们学习的理论与我们生活的社会之间那种山重水复的距离、那种幽深曲折的联系正是我们需要用生命去探索出来,需要我们用生命一步步、一天天地走出来。当我们抱怨一件事、一个人不好的时候,正说明这件事、这个人与我们认为好的标准之间的差别和联系。要处理好这件事、要使这个人发生变化,舍我其谁?因此,没有什么是工具和方法,我们行走在这样的生命历程中的学习和探索就是生命的目的,也是我们理想的表现方式。所以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所闻为道,则虽死无憾,道本身就是目的。
如果我们把学习本身看做生命的目的而不是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那么面对即将要步入其中的社会,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躬身入局,去做一个局内人。之所以说“躬身”,是说我们应该本着一个谦恭的态度,就像从一个大学毕业而升入另一个更高级的大学一样。作为一个局内人,我们永远只能靠行动去改变自己和周围的人,也被周围的人所改变。人生过往的学习要在行动中发挥作用,并非像考试做题那样简单。在我看来,关于社会的理论和道理学的再多,要落在行动上才能算真正学到了,所以我们面对现实时的手足无措感正是学习的关键阶段。学校中的学习只是准备,社会中的行动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因为走入社会,我们才开始与人情感相牵、利益攸关。激活那些社会的理论和道理,要靠生命的实践。在我看来,以下两点至为关键。
第一是要与人为善。对社会的认识根本上是对人的认识,而认识人的要害在于其动机理念。人不仅追求做的事情对自己有利,还要追求做的事情是对的,是善的。在这一点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至于意识不意识得到,做不做得到,则人与人之间有不小的差距。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观人,助人向善,就是让意识不到的人尽量意识得到,让做不到的人尽量做到一些。这需要人与人之间深入而实质的交流,需要心与心的感应和感通。我们如何感受到别人的善意,哪怕是重重包裹、细微之极的;我们如何表达我们的善意,尽量是温良恭敬,自然而然的。这种明善诚身、明善而明智的能力,才能真正帮助我们辨析生活中的真伪善恶,权衡行动中的轻重本末,是我们在社会中的立身之本,也是社会学想象力的根源之所在。这是一种需要终身学习和终身实践的能力。
第二是要孜孜不倦。社会上再波澜壮阔的大事件也是由一个个人、一件件事组成,生命中再伟大的人格和浩然之气也是日积月累、集义所生。《论语》中孔子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家国大事中的敢作敢当根源于日常生活的不敢不勉和不为酒困。实际上,越到生活中的细微小事,越到人与人之间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越是我们提高修养、锻炼能力的要紧关口。古人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社会的本质是人,人的本质是行动,而行动的本质在于每时每刻,每时每刻才真正包含了生命的永恒。
最后祝同学们鹏程万里,所到之处都发扬出生命和理想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