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欧洲政策中心举办的欧洲智库媒体交流会上的演讲:增进互信,深化合作,迎接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尊敬的范龙佩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再次来到欧洲的心脏布鲁塞尔,同各位新老朋友进行交流。

2019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是中欧关系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中欧按期完成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签署两份航空合作协定,“一带一路”与欧亚互联互通对接也在顺利推进。双方还就加强全球治理、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等重大问题达成广泛共识,向世界发出中欧共同维护国际秩序,应对全球挑战的明确信号。本月初,新一届欧盟机构正式就职,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已分别同米歇尔主席、冯德莱恩主席通电话,双方同意继续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欧关系正在实现平稳过渡。

中欧关系要行稳致远,首先应树立正确的相互认知,不断增进彼此理解与信任。

就中方而言,我们始终以积极和正面心态看待欧洲,把欧洲视为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和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之一,我们一直认为欧洲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一极,欧洲的繁荣稳定有利于人类整体的发展进步,为此始终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坚定支持欧盟团结壮大,坚定支持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就欧方而言,这些年来欧洲各国以及欧盟总体上也奉行积极对华政策,与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欧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入发展。当然,毋庸讳言,目前欧洲对中国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看法,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不解决好相互认知,有可能对中欧关系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必要干扰。

第一,中国到底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有些欧洲朋友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了,开始用发达国家的标准来审视中国,甚至提出要事事“对等”。但就像一场百米赛,一方已跑出50米,却要求与刚刚起跑的选手对等,这显然并不合理。当然,如果是场马拉松,能有更多时间给后发的选手,相信只要努力,仍有可能后来居上。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中国确实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总量已达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6、欧盟的1/4,人类发展指数也排在世界80位以后,科技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明显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要求一个刚发展几十年的国家同发展了几百年的国家“对等”,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对等”。

中国有句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我们以实事求是态度,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看中国的话,将呈现出一幅极为亮丽的风景。中国不仅在自身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而且为世界作出了远超其他国家的贡献。比如在增长方面,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10多年保持30%以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源。开放方面,中国已超额完成加入WTO时的各项承诺,平均关税降至7.5%,超过所有发展中大国,正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营商环境方面,在世界银行发布的排名中,中国在过去两年快速提升了47位,前进至第31位,成为世界上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减排环保方面,过去20年中国植被增加量占全球25%以上,2018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5.8%,提前实现对国际社会的承诺目标。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和维和摊款国,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样一个蒸蒸日上,并且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越来越大贡献的发展中大国,难道不应当得到欧洲以及国际社会的欢迎和肯定吗?

第二,中国到底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

近年来,我们听到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在经济上已经成为欧洲的竞争对手,主张对中国进行各种设限。尽管这种观点并非主流,但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不能任其发酵蔓延。事实上,任何客观和理性的人都会看到,中欧之间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我们是伙伴,但不是对手。

多年来,欧洲在同中国合作中获得了巨大利益。2001年至2018年,欧盟对华出口年均增速达14.7%,是平均增速的2倍多,支撑了约400万就业岗位。中国企业对欧投资也不断增加,截止2017年底已在欧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2900多家,为当地创造17.6万个就业岗位。中国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使比利时根特市的工厂重获生机,保留和创造了6000多个就业岗位。中国现在已经是欧洲企业在全球最获利市场,欧洲企业在华生产的汽车数量占中国汽车销售总量近1/4,达到700万台。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逆势而上,据统计,今年1-11月,中欧贸易额同比增长7.7%。1至7月,欧盟对华投资同比增长18.3%,60%的欧盟企业将中国视为主要投资目的地。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尽管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但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1.2亿市场主体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必将为欧洲各国提供新一轮合作机遇和发展红利。

在同欧洲合作中,中方始终尊重欧洲的关切。比如中国同中东欧的合作,我们一直倡导开放透明包容理念,坚持平等互利共赢原则,遵守市场规则和欧盟标准,维护欧盟的整体团结和稳定。大量事实证明,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的互利合作是对中国同欧盟关系的有益补充,也有助于欧洲的均衡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第三,中国到底是和谐共处的朋友还是非此即彼的威胁?

在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价值观念等方面,中欧之间的确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不应成为交流合作的障碍,更不能因此就把对方视作威胁,甚至试图干涉和改变对方。欧洲有一句世界闻名的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国2500年前的孔子就告诫世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路径。

中国始终尊重欧洲,欣赏欧洲,从不干涉欧洲内部事务。同样,希望欧洲也能尊重中国,欣赏中国人民自己作出的选择。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因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不仅是一条发展的道路,成功的道路,也是一条和平的道路,共赢的道路。我们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合作伙伴的共同发展。范龙佩主席有句名言,“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既然方向是正确的,中国为什么要改变?既然对各方都是有利的,为什么要改变中国?

再比如人权。一个国家的人权好不好,本国人民最有发言权。人权的普遍性要同各国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其真正价值。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步。我们减少了8.5亿贫困人口,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明年中国将在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中国为7.7亿人提供就业,为2.5亿老年人、8500万残疾人和6000多万城乡低保人口提供基本保障,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最大规模的社保体系、最大规模的医疗体系、最大规模的基层民主体系。中国拥有8.5亿网民和超过10亿的新媒体用户,每个人都享受着宪法保障的充分言论自由。美国皮尤中心的民调显示,2019年度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超过86%,为全球最高,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7%。

各位朋友,

中欧之间如果能客观准确地相互认知,就可以让未来的道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地推进合作。

一是强化优势互补,加快我们各自的发展振兴。中欧正在推进的投资协定谈判,是当前中欧经贸关系中最重要的议程。中国致力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我们欢迎欧洲国家抓住机遇,加大对华投资,开拓14亿人的大市场。同时也希望欧方坚持市场经济原则,为中国企业提供非歧视性的待遇,包括在5G问题上秉持公平公正,作出科学和自主的判断。“一带一路”建设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欧盟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也在加速推进。“一带一路”与欧亚互联互通全面对接将开拓出新的合作领域,发掘出新的合作潜力。

中欧应成为绿色伙伴,新一届欧委会决意推动“欧洲绿色协议”,中国则在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增长、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可以成为双方合作新的增长点。中欧还应成为数字伙伴,双方在高新科技、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各有优势,可以围绕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技术规则标准等加强互补合作。中欧也应成为自贸伙伴。除了达成高水平投资协定外,双方有必要尽快启动自贸协定谈判,起码可以启动可行性研究。

二是捍卫多边主义,加强双方的战略沟通合作。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是中欧的共同语言,也是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背离了时代发展潮流,违背了国际关系准则,扰乱了全球治理体系,中欧作为当今世界两支重要力量,不能袖手旁观,无法置身事外,唯有携起手来,站在历史进步的一边,站在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一边,承担应尽责任,发挥应有作用。

中方认为,多边主义的时代内涵应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以公平正义为要旨,以有效行动为导向,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制,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世贸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系。

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福祉、共有机遇。

三是完善全球治理,携手应对共同挑战。当今世界面临治理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刻不容缓。中方主张秉持多边主义理念积极推进全球治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中欧可以在打击恐怖主义、去极端化、政治解决国际热点问题上开展更多战略合作。

气候变化是当前最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也是中欧合作的一大亮点。新一届欧盟机构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中之重,欧盟委员会上周出台了雄心勃勃的“碳中和”目标规划。明年,中国将主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我们愿与各方一道,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欧双方可就此加强协调合作,增进相互理解,推进《巴黎协定》全面有效落实,积极推进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给我们这个星球和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蓝天净土。

女士们,先生们!

明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45周年,中欧关系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规划好中欧合作的宏伟蓝图,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最后,我想用昨天与新任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先生讲的三句话作为今天演讲的结尾: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中欧双方应加强战略协调,为这个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面对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抬头,中欧双方应高举多边主义旗帜,为这个世界提供更多正能量。面对保护主义逆流的冲击,中欧双方应坚持自由贸易,为这个世界提供更多开放性。

谢谢大家。(2019年12月16日,布鲁塞尔)(外交部网站)

相关推荐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