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寄语2020届毕业生:幸福与磨难

2020年6月26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0年毕业典礼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举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主题为“幸福与磨难”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寒冬一别,重逢已是夏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节奏,令大家缺失了一个近距离与同学切磋交流、面对面和老师教学相长的毕业季。今天,我们又以这种特殊方式举行毕业典礼。我代表学校,向在场的和镜头前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恭喜你们:毕业啦!

几年来,你们在心向阳光、行向远方的热切期待中蜕变、成长:你们中的樊熊菲、邹源同学潜心钻研,志在攀登地学高峰;王立诚同学坚定选择学校高起点设置的新专业,投身大气科学事业;熊帅舟同学夯实数理基础,为全面发展争取了更多可能;赵一博同学乘势而上,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探索;马佩瑶同学厚德笃行,矢志为依法治国贡献力量;蔡薛文同学砥砺奋进,争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张杰钦同学学以致用,将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桥梁;房雯璐同学苦练“四力”,用新闻传递正能量;边永捷同学专注实践,在志愿服务中无悔追逐。今天,我要为你们大大地点个赞:你们是非凡的一届毕业生!

今年上半年,我们一起经历了战“疫”大考。地大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审慎研判,着重加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着力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为师生重返校园营造了安全稳定、和谐有序、温馨舒适的环境。我们按照“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率先开展线上教学,老师们纷纷化身“主播”,使出浑身解数让知识在线上分享、科研在云端开展,教学效果在互动中显现,课程质量在参与中提高。学校组织动员师生科研攻关,在应急管理、公共卫生、心理健康、大数据支撑、医疗废弃物管理、环境监测等方面为政府、企业和各类社会机构献言献策,为抗击疫情、复工复学、常态化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我们全力保障海南、陕西、福建援鄂医疗队入驻未来城校区,为他们开展医疗工作提供后勤服务。在大考面前,地大人不惧磨难、直面挑战、敢于斗争,汇聚起爱国、奉献、团结、奋斗、担当的磅礴力量。

这个学期,你们在居家学习、防控疫情的严格校规中守望、担当。你们在线上筑起了心连心的长城,在云端串起了武汉加油的力量,在评论区用理性的思辨捍卫良知的底线,在朋友圈用向上的感召形成向善的场域。难能可贵的是,你们克服网络不畅、文献查阅不便、实验数据难以获取等诸多困难,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主动适应云招聘、云面试、云签约的新变化,毅然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平措朗杰同学返回西藏,在中铁集团用所学回报家乡;程璇同学选择留在湖北,在江汉油田实践专业知识;赤道几内亚籍留学生罗木(Nkogo Bindang Romualdo Obama)见证了武汉战“疫”,选择申请在地大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作为非凡的一届毕业生,你们在求知中拼搏、在磨难中奋起、在关键时担当,用“硬核”实力回应所谓“最难毕业季”,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同学们,暂别数月,当你们隔空思念校园的时候,学校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你们。经此一“疫”,我们也许更能体会人生的意义,更能直面生活的磨难,更能领悟幸福的真谛。临别之际,我想与大家分享自己对于“幸福与磨难”的体会。

幸福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心境,很难给它下定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对幸福的看法集中体现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翻开历史长卷,我们看到的幸福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问心无愧,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是“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情壮志,更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担当。磨难是一种经历、一种挑战、一种考验,它是“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淬炼,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毅力,还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涅槃。阅历和时间会帮助你们领悟幸福与磨难的内涵和关系。40年前我被录取到地质专业时,有人为我“惋惜”:搞地质太“苦”了。40年过去,我已然发现这一个“苦”字,道出治学与人生之真谛:任何专业、任何工作要想取得新成果、实现新突破,收获因创造性劳动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幸福,唯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历经磨难并艰苦卓绝的奋斗。

同学们,希望你们明辨识大势,在感悟磨难中珍惜幸福。古人讲:“多闻而择,多见而识”。“明辨”是关乎方向与道路的关键问题,只有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人生才能选对路、走正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记载了中华民族饱受欺凌、惨遭压迫的屈辱,记录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泣血抗争,也印刻着洪水、干旱、雪灾、地震、泥石流、瘟疫等无数灾难的记忆,但是我们从未屈服低头。苦难辉煌,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她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于民族危亡之际挽大厦之将倾,于百废待兴之时重整旧山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之中拨云见雾校准航向,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多难兴邦,我们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比平时多得多:民族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安全必须要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道阻且长,更需要我们从磨难中总结教训、看透本质、汲取智慧、凝聚力量,慧眼看大局、明辨识大势,始终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沿着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中国道路前进,坚决守护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同学们,希望你们铁肩担道义,在直面磨难中定义幸福。倏忽一瞬三千秋,人的一生十分短暂,磨难却是常态。固然,磨难不值得赞美,关键是我们如何面对磨难,怎么定义幸福。我们看到: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我们看到:无数老一辈地大人崇尚真理、热爱科学、献身事业,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为了祖国和人民付出聪明才智;我们看到:有包括你们在内的每年千余名毕业生奔赴西部、扎根基层、助力脱贫,无私奉献,有许多医护人员、志愿者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冲锋战斗在抗疫一线。这些人的幸福,是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为祖国找到富饶的矿藏,是乡亲们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是广大师生生命健康得到保护。马克思说:“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面临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和历史巨轮,需要你们“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在担当中定格拼搏的姿态,在奉献中品尝幸福的味道,为每个专属幸福增添精彩注脚。

同学们,希望你们笃行谱华章,在战胜磨难中创造幸福。漫步太古、上天入地、潜海登极,一代代地大人把足迹遍布祖国的河山,让“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形成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求实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的鲜明精神特质。地大在长期艰苦的条件下,能够培养出40位两院院士和一大批各类杰出人才,根本上靠的就是这种精神。几年前,大家来到地大求学,体会探求真理、习得知识、练就本领的幸福;今天,你们将接过艰苦奋斗和实干兴邦的接力棒,用所学所获去为百姓创造幸福。犯其至难,方能图其至远。正是对各种磨难的回应,才能唤醒大家主宰自己命运的自我意识,激发起勇攀高峰的豪迈气概,进入不断自我超越的能动过程,在克服磨难中放大格局,在应对挑战中升华人生,在务实笃行中赢得未来。

山因起伏则有势,人经磨砺方事成。希望同学们在即将开启的新旅程中,慎终如始,保持从前那个少年的积极乐观心态,在常磨砺中守望幸福,在大担当中创造幸福,在小奋斗中收获幸福。

既相逢,却匆匆,挥手惜别思无穷。南望山下的一枝一叶记载了逝去的青春,未来城中的一点一滴插上了梦想的翅膀。我们相信,非凡的你们必将塑造非凡的地大和非凡的未来。同学们,此去当是良辰美景;他日归来,仍当是少年,我们再握手寒暄、击掌欢庆,一个都不会少!

亲爱的同学们,一路多保重,再见!

相关推荐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